在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建设现场,有一群特殊的人。在部队时,他们保家卫国,英勇无畏;在工地上,他们勇挑重担,尽职尽责。他们是共和国的肩脊,是保卫人民最坚固的屏障,这群“最可爱的人”脱下军装后,又投身到建设祖国的行列中。那份坚毅、勇敢、沉着的军人本色,即使过了多年也未曾褪色。
退伍不褪色
“箱梁钢筋排列整齐,直径合格。”质检员郑泽华熟练地用量尺检查箱梁,这双曾经紧握机关枪的手,如今已经能娴熟地操作各种检测仪器了。
2016年,郑泽华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退役,满怀斗志的他选择了成为一名质检员。在工作初期,为了尽快掌握质检工作要点,他总是吃住在工地,向施工人员讨教工作经验,只要有空便跟随前辈们奔走于各处施工部位,严寒与烈日没有磨灭他的耐心,反而让他的内心更加坚定。
即使已经退伍多年,郑泽华依旧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,做起事来雷厉风行,遇到困难总是冲在第一个。在2020年阳新遭遇数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时,他日夜坚守在施工抢险一线,指挥救援车辆,引导村民疏散。他说,我永远都是一个军人,永远都牢记着军人的使命,现在作为一名质检员,也一定会全力以赴,牢记使命,为工程项目守好质量防线。
退役不退志
在武阳高速公路桃花尖隧道的施工现场,有一个挺拔的身影十分引人注目,他就是退伍老兵熊泽龙。熊泽龙曾在南海舰队服役6年,是综合补给973舰的操舵班长,2020年底退伍后他来到武阳高速公路担任隧道施工员。穿上军装的他,是军舰的重要一员,操控战船乘风破浪;穿上工装的他,是工地上的骨干力量,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类困难。
刚到工地时,施工建设流程和作业人员管理等问题着实让熊泽龙为难了一阵子。熊泽龙为此下定决心,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隧道施工员。万籁俱静之际,又多了一个挑灯夜读的身影,熊泽龙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隧道施工与设计方面的书籍,还与一线作业人员结成了知己,时常询问他们施工技术问题。现在的熊泽龙,已经显得游刃有余,俨然是一个隧道施工老手了。
换装不换心
“当我是军人时,我维护国家安定,人民安康;当我成为一名安全员,我也要确保现场安全生产。”安全员董宜武提起曾经的军旅岁月,依然满怀壮志。
2002年,董宜武参军,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白台山英雄团中的一员。几年的部队磨砺,培养了他认真负责、细致严谨的习惯,这种习惯,也深刻影响着他平日的工作作风,军人敏锐的直觉总能让他觉察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,并在第一时间整改排除。
来到武阳高速公路后,他以军人的严谨要求自己,针对木港隧道、阳新服务区、三八河大桥等重点部位开展安全排查,“扫雷”般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,及时化解风险诱因,切实筑牢施工生产安全防线。
峥嵘岁月,初心不改。他们来自五湖四海,来自不同省份,来自不同兵种,相聚于此,只为了同样的目的——建设祖国。他们脱下军装,穿上工装。退伍不褪色,永葆军人本色。他们,体现着每个路桥人的执着奋进,更体现着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。万里河山,有你心安!祝福我们最可爱的人。